Practiaum 實習 - 三ㄕˋ實習
有一天,在台灣神學院的教室裡,突然受到「引思掰餌」講出「三ㄕˋ實習論」,暫時平息一段紛事。
見習跟實習有何異同?
-
「見識」實習 - 觀察自己沒有學過、沒有插手過的事情
-
「嘗試」實習 - 動手操作學過但是缺乏經驗的事情
-
「服事」實習 - 提供「專長/資歷」服務,換取報償。
2020/8/12 7:34
那次是由薛伯讚牧師已牧育主任身份召開的座談會。他邀請我(以勵馨基金會的身份,因為蛇徐院社工係的學生可能去勵馨實習)去參加。好像是因為社會工作領域對於實習特別用心。(其實我的瞭解是神學院的實習歷史最悠久。只不過在教會裡面沒有聽說有誰認真研究或是討論「實習學」)
學生們對於我的出現好像也沒有特殊的訝異,他們難得有機會暢談教會實習的心得與感想。
超乎我意料的是有不少言論在吐嘈說類似「無償的實習很不合理,是剝削」的言論。我臨時開始想如何回應這樣的討論。至少我不可以選邊站,無論是負荷學生們的主張,或是從「教會接受不需要的人力,提供機會與教導」的立場著墨。
那可以算是一次的「話語臨到」,也就是說在毫無基礎的前提下,突然嘴巴被塞進一些話,而且講出來。(這在勵馨服務期間經常發生。也是促使我努力探索「急智言論」、「即興講話」原動力之一。
也可以說是反映出十五年的資訊系統分析經驗 -- 「專門以完全外行的立場幫助專家們處理他們的瓶頸」。我猜,這種急智的基礎在於分類學與分類法。分類學可以說是提供「在缺乏現成的分類法情境下進行新的分類)。
當然,這個三式實習論不會得到回應。但相信大家都理解,心照不宣。從那時起,我就用這三式處理相關事務,包括為什麼專業實習的學生要花時間處理「非專業性」的雜務,包括摺紙,貼郵票。8:01
學生們對於我的出現好像也沒有特殊的訝異,他們難得有機會暢談教會實習的心得與感想。
超乎我意料的是有不少言論在吐嘈說類似「無償的實習很不合理,是剝削」的言論。我臨時開始想如何回應這樣的討論。至少我不可以選邊站,無論是負荷學生們的主張,或是從「教會接受不需要的人力,提供機會與教導」的立場著墨。
那可以算是一次的「話語臨到」,也就是說在毫無基礎的前提下,突然嘴巴被塞進一些話,而且講出來。(這在勵馨服務期間經常發生。也是促使我努力探索「急智言論」、「即興講話」原動力之一。
也可以說是反映出十五年的資訊系統分析經驗 -- 「專門以完全外行的立場幫助專家們處理他們的瓶頸」。我猜,這種急智的基礎在於分類學與分類法。分類學可以說是提供「在缺乏現成的分類法情境下進行新的分類)。
當然,這個三式實習論不會得到回應。但相信大家都理解,心照不宣。從那時起,我就用這三式處理相關事務,包括為什麼專業實習的學生要花時間處理「非專業性」的雜務,包括摺紙,貼郵票。8:01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