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tories 我的故事 Góa ê kò͘-sū - 麥道之旅 00-2 (櫥窗寫作練習) 撞進去工商國防太空業

My stories 我的故事 Góa ê kò͘-sū - 意外的麥道之旅 -- 怎麼開始的
1536 字(含空白)


我的職稱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系統分析員/師」。當時系統分析員的工作有三層:最基本的就是照顧至少一套定期運作的系統。其次是維護、改善既有系統。資深的人才能在一套系統裡面設計新的程式規格。最資深的人才有機會設計包含多程式的全新的系統,甚至提供新系統的構想引導使用者思考。後來改成「程式/分析師」跟程式撰寫者共用職銜。

大家都知道大公司裡面職位很多 ,也就是機會很多。同時有不少人知道其實在大公司裡面很不容易獲得好機會,因為競爭激烈,隱藏的要素與要領也很多。

我誤打誤撞進入麥達諾飛機公司 McAir, McDonnell Aircraft 十五年、然後誤出麥道航太公司進入遼闊的資訊/助人領域的關鍵竟然「撿到機會」。

從求職開始就是夢一般的經歷。

我牽手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服務。從中文圖書館的計時的插卡員開始。後來升為正式職員參加編目工作。然後轉到總館。大學開始由工商界出資舉辦一項新的夜間部學程訓練電腦程式撰寫員,招收已經具有學士學位(也就是說已經修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人選修專業課兩年後授予另一個學學位。她以學校員工的身份由學校支付學費參加受訓。完成第一年的課程後竟然被麥道公司的自動化公司聘用成為程式撰寫員,繼續在夜間受訓,改由麥道公司付學費。

她服務一年後,聽同事說或許可能幫我在公司裡找個工作。我就以這個陌生的公司裡的未知工作起草一份新的履歷表。後來知道同事願意把我的履歷表傳給協力部門看看。那個協力部門就是飛機製造公司的售後服務領域裡的系統部門。她的部門隸屬自動化公司專門承接這個製造公司裡售後服務部門寫出來的系統設計規格寫成電腦程式。那時我已經隨著我牽手在華大夜間部選修程式撰寫跟系統設計的課。我異想天開地創造一個新的履歷表寫法。

那份履歷表運用一個獨特的方法,因為我的背景沒有任何事情跟飛機製造的售後服務上關係。而我自己想像說一定要提出一些商業經驗,因為售後服務是商務。我的商務背景就是在餐館裡面端盤子。

其實我在美國讀書一學期後就開始打工了。第一份工是從學校佈告版找到的。有個人在一般乾洗店跟特殊乾洗店之間送貨。他天天訪問曼哈坦的乾洗店,收取需要送到特殊乾洗場去洗的衣物。並把已經洗好的衣物送給乾洗店。他需要一位助手幫忙看著停在店門前的車子,以免被開單。萬一遇到警察來驅離,就把車子開走繞一圈回來原位等他。那時我已經取得駕駛執照,不過沒有實際開車上街過。我天天上午上班坐在他身邊陪他聊天。偶而他會讓我進去店裡執行他的工作,包括度量衣物以便估價開單、收錢。我沒有把這段經驗納入那履歷表。

我的履歷表沒有列出商務職稱跟職位。而列了五種商務經驗:介紹商品、開訂單、送貨、進出倉庫、排解顧客糾紛。每種經驗的職位都是餐館跑堂。我還提到說我的社工跟跑堂經驗跟系統分析的工作很相似。我還提出一項自己開創的研究計畫書的第一章,表示我有找事作的能力與習慣。

面試中真的被問到那些商務經驗以及我所提出的比擬。我說社工員在需要幫助的人跟社會資源之間傳話、拉線。跑堂者在餐館客人與廚師之間傳話詮釋所需。所以有類似的經驗。就這樣被錄取了。

服務將近十年時,有一天中午跟當初面試我的那位科長(branch manager)聊天。(一位科長管理兩位股長 section manager,股長各管理五位最基層的股員)他那時正在夜間進修要取得學士學位。他說當年部門裡並沒有缺,可是看我用那麼多年在唸書(6+6+4+2+4),覺得不可思議,就以系統分析員的職位雇用我。反正遲早會有缺。
記得上班後約兩個星期,我的股長告訴我,說我是 underpaid (不足薪?低於市價雇用) 認為我不會留太久。實際上他們看好一位早我一週進去的女孩,盡力栽培她。結果她只待了全職受訓的兩週就走人了。

2020/3/11 17:56
第三篇在下面這個位址
https://www.blogger.com/u/2/blog/post/edit/1208078036902421654/290957991645361850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Dada

04 Music in my life - composing for a hym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