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tories 我的故事 Góa ê kò͘-sū - 龜兔競賽
2019/3/21 Thursday, Fleming, Sartorano, It.
忘了是哪一年開始的。我在尋找最簡單的寓言或是童話。2019年3月21日起草
記得那是我在大學三年級時的「社會思想史」接觸到的認知,說那些故事其實是在記錄、傳遞社會思想。在沒有找到幾年來的日記片段的前提下,我猜想是2003年我在台南陪母親住的時候。那是個非常豐收的一年。我基本上是在家上班,除了陪伴母親之外,我天天撰寫電子信給勵馨基金會的同工。除了鼓勵大家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要「引思掰 inspire」大家的創意與進步。用一年的時間準備離職回家。
勵馨是以創意起家的非營利機構。最擅長的事情就是發想、嘗試沒有人作過的事情。若是有人跟著作,甚至搶市場,勵馨就會讓步,再找新事工。因此,可以說勵馨是台灣,甚至是全球的領頭羊。
有點後悔當年沒有認真寫日記。現在只能靠回憶來整理那些年所學到的事情。說實在的,當年在非營利事業機構裡大家是過勞族的成員。天天都有忙不完的急事。自然又會忘記那些長打所需的基本功夫,而只求短打工上壘。
當年,我重新閱讀寓言或童話,想要找出一些靈感來談「社工文學」,也就是說把文學方法納入社工領域來應用。其中一個關鍵事項就是處理個案或是方案記錄。
個案記錄牽涉到個人隱私,一向是碰不得的東西。不必說不可以公諸於世,甚至連業務上無關的同事都不可以看。有的人甚至不可以跟業務上有關的同事談論。
我曾經在一次的社工界領導人的會議裡提出一個想法,說,社工界,其實是整個非營利事業的領域,包括教會,都坐在寶藏之上喊窮。沒有人想到椅子底下蘊藏的寶藏是可以開發的獨特又獨佔的資產 -- 就是業務相關的故事。沒有人去想如何在不傷害人的前提下善用故事寶藏。大學時必修的「社會思想史」竟然成為靈感的來源。想到古時候不准談思想的時代裡,有人勇敢地紀錄、暢談思想而不必賭上腦袋。我們為何不能呢?古人所採用的方法,竟然是二十世紀末期被我想的資訊學特質之一:轉型 conversion ,也就是把高風險的內容轉型改採用低風險,又受歡迎的文學格式。那轉型的要領就是把人物轉成動物,把具體事實寫成抽象原則,把獨特細節與身份淡化成為到處皆是的普通事情。重點不在於講人,而在於講事。同時避免涉及道德判斷與價值判斷。
我上網去找故事後發現「龜兔競走」可能是最通俗的故事。至少是最通俗的故事之一,很容易被接受。就開市構思如何運用龜兔競走的故事來談論時事。當時想到把龜兔競走寫成每年一度的競賽,套用現代的例行競賽概念談論許多現代社會的現象。
今天上午,在旅居的民宿房間理想到的是龜兔競選「龜兔競賽協會董事長」的故事。
龜兔競賽的故事 -- 2019年三月版。
龜兔競協會按照董事會章程舉辦賽程。有定期的,也有因應時節氣候而臨時舉辦的一次性競賽,只要能夠吸引觀眾,增加票房及廣告收入,只要有提案,董事會通常會通過。現代的龜兔競賽甚至可能是跨國的,不受限於某一國的法律。當然,有時,同一場競賽在各國會出現不同的規矩與推廣上的優缺形式。
由於龜兔競走的故事早就膾炙人口,是賺錢的捷徑之一,大家都會爭先恐後地加入各樣的看熱鬧與賺錢的機會,傻瓜才會不理睬。有人甚至不惜名譽製造甲新聞,搶廣告費收益。
話說,龜兔賽有多少兵家必爭之地呢?
當然有人搶著成為雙方競走的代表。到目前還沒有聽說有團體賽,而只有個兔與個龜賽而已。兔營跟龜營各用什麼方法選出每次競賽的代表是另外的故事,其實也是講不完的。
引人搶的地位與身份與故事應該是不少。這裡先用週取擔任董事長的故事試看看。
現任的董事長故事很少見報,熟悉董事會事物的人也很少向外爆料,所以到底是龜還是兔其實很少人知道。董事會人數不多,爆料後很容易被看出是誰在玩。可說後果堪虞。
其實各地、各樣董事會都是很詭異,不容易由外人揣摩的。http://twiod.org/index.php/en/home
就來模仿「一瑣」的手法寫看看吧!
-----
有一天,龜方的董事們召開「龜兔競協會」臨時董事會,趁著兔方董事成員沒有到齊時提出換董事長的臨時動議。兩下字就把跑太快的董事長換掉了。以後辦理各樣龜兔競賽就可以高枕無憂,不地擔心出現爆走兔。他們無論派出什麼龜參賽都會贏到底。以後的龜兔可以用「當龜賽」做別名來宣傳了。這樣可以拉到喜歡看一面倒的「土石流式 landslide」的觀眾了。
-----(共157個字,含英文單字與標點符號)(141字,不含英文、標點)
忘了是哪一年開始的。我在尋找最簡單的寓言或是童話。2019年3月21日起草
記得那是我在大學三年級時的「社會思想史」接觸到的認知,說那些故事其實是在記錄、傳遞社會思想。在沒有找到幾年來的日記片段的前提下,我猜想是2003年我在台南陪母親住的時候。那是個非常豐收的一年。我基本上是在家上班,除了陪伴母親之外,我天天撰寫電子信給勵馨基金會的同工。除了鼓勵大家之外,最主要的功能是要「引思掰 inspire」大家的創意與進步。用一年的時間準備離職回家。
勵馨是以創意起家的非營利機構。最擅長的事情就是發想、嘗試沒有人作過的事情。若是有人跟著作,甚至搶市場,勵馨就會讓步,再找新事工。因此,可以說勵馨是台灣,甚至是全球的領頭羊。
有點後悔當年沒有認真寫日記。現在只能靠回憶來整理那些年所學到的事情。說實在的,當年在非營利事業機構裡大家是過勞族的成員。天天都有忙不完的急事。自然又會忘記那些長打所需的基本功夫,而只求短打工上壘。
當年,我重新閱讀寓言或童話,想要找出一些靈感來談「社工文學」,也就是說把文學方法納入社工領域來應用。其中一個關鍵事項就是處理個案或是方案記錄。
個案記錄牽涉到個人隱私,一向是碰不得的東西。不必說不可以公諸於世,甚至連業務上無關的同事都不可以看。有的人甚至不可以跟業務上有關的同事談論。
我曾經在一次的社工界領導人的會議裡提出一個想法,說,社工界,其實是整個非營利事業的領域,包括教會,都坐在寶藏之上喊窮。沒有人想到椅子底下蘊藏的寶藏是可以開發的獨特又獨佔的資產 -- 就是業務相關的故事。沒有人去想如何在不傷害人的前提下善用故事寶藏。大學時必修的「社會思想史」竟然成為靈感的來源。想到古時候不准談思想的時代裡,有人勇敢地紀錄、暢談思想而不必賭上腦袋。我們為何不能呢?古人所採用的方法,竟然是二十世紀末期被我想的資訊學特質之一:轉型 conversion ,也就是把高風險的內容轉型改採用低風險,又受歡迎的文學格式。那轉型的要領就是把人物轉成動物,把具體事實寫成抽象原則,把獨特細節與身份淡化成為到處皆是的普通事情。重點不在於講人,而在於講事。同時避免涉及道德判斷與價值判斷。
我上網去找故事後發現「龜兔競走」可能是最通俗的故事。至少是最通俗的故事之一,很容易被接受。就開市構思如何運用龜兔競走的故事來談論時事。當時想到把龜兔競走寫成每年一度的競賽,套用現代的例行競賽概念談論許多現代社會的現象。
今天上午,在旅居的民宿房間理想到的是龜兔競選「龜兔競賽協會董事長」的故事。
龜兔競賽的故事 -- 2019年三月版。
龜兔競協會按照董事會章程舉辦賽程。有定期的,也有因應時節氣候而臨時舉辦的一次性競賽,只要能夠吸引觀眾,增加票房及廣告收入,只要有提案,董事會通常會通過。現代的龜兔競賽甚至可能是跨國的,不受限於某一國的法律。當然,有時,同一場競賽在各國會出現不同的規矩與推廣上的優缺形式。
由於龜兔競走的故事早就膾炙人口,是賺錢的捷徑之一,大家都會爭先恐後地加入各樣的看熱鬧與賺錢的機會,傻瓜才會不理睬。有人甚至不惜名譽製造甲新聞,搶廣告費收益。
話說,龜兔賽有多少兵家必爭之地呢?
當然有人搶著成為雙方競走的代表。到目前還沒有聽說有團體賽,而只有個兔與個龜賽而已。兔營跟龜營各用什麼方法選出每次競賽的代表是另外的故事,其實也是講不完的。
引人搶的地位與身份與故事應該是不少。這裡先用週取擔任董事長的故事試看看。
現任的董事長故事很少見報,熟悉董事會事物的人也很少向外爆料,所以到底是龜還是兔其實很少人知道。董事會人數不多,爆料後很容易被看出是誰在玩。可說後果堪虞。
其實各地、各樣董事會都是很詭異,不容易由外人揣摩的。http://twiod.org/index.php/en/home
說故事不是發表論文,甚至連論述都不是。所以必須另找路線,只知道不可太詳細,而且需要加油添醋引人入勝。虛擬故事不會涉及「騙」的概念。
就來模仿「一瑣」的手法寫看看吧!
-----
有一天,龜方的董事們召開「龜兔競協會」臨時董事會,趁著兔方董事成員沒有到齊時提出換董事長的臨時動議。兩下字就把跑太快的董事長換掉了。以後辦理各樣龜兔競賽就可以高枕無憂,不地擔心出現爆走兔。他們無論派出什麼龜參賽都會贏到底。以後的龜兔可以用「當龜賽」做別名來宣傳了。這樣可以拉到喜歡看一面倒的「土石流式 landslide」的觀眾了。
-----(共157個字,含英文單字與標點符號)(141字,不含英文、標點)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