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18

聖詩 449 首作曲者簡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oser of #449 of the Taiwanese Hymn-2009

原文另存於此  (2019/5/18 改字體) ·             蘇希三,生於主後 1945 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約一個月之後某天的台灣。當天,在全家躲從避戰爭的嘉義鄉下老家遷回高雄市舊城教會的路上,母親在嘉義火車站月台上等車時開始陣痛。她由親戚陪同轉往市區一位親戚家中生產。月內遷回舊城與家人團聚。 這位該首聖詩作詞者蘇天明牧師的第三位兒子的人生一開始就不安定。不僅是出生地,他連生日都沒能弄清楚。當時國民政府尚未佔領台灣,日本系統尚未退出,因此他在日本體制內,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登記出生日為 10 月 10 日。理由與證據皆失傳。可能是這樣的原因他從未認真慶祝生日,而把生日當作母親受苦日來紀念。   ·             他從小在禮拜、講道、唱聖詩、打掃禮拜堂的日常作息與環境裡成長,對於教會生活有特殊的喜愛與心得。六歲時初嚐指揮的滋味,立刻愛上指揮這回事,暗中立志,開始自己摸索、磨練指揮法。小學時暗中立志成為作曲兼指揮,並開始摸索鍵盤音樂(當時只有透過腳踏板打氣的風琴)。 三年級時自己摸索彈出平安夜的合唱曲,他的大姊開門探頭看看是誰在彈琴,嚇了一跳。五年級時曾在音樂課裡莫名其妙地被同學拱上台表演彈風琴,彈出自己摸索的  Home Sweet Home 。一輩子不知道為什麼同學咬定他會彈風琴。高一時,在教會裡受推薦接手擔任由初中生組成的「獻聲隊」合唱團的指揮。高中畢業前一年向音樂老師表示希望考大學音樂系,卻從沒有彈過鋼琴。音樂老師向校長爭取開放音樂教室的鋼琴讓他學琴,由兩位音樂老師指導。後來另找陳韶女士指導直到考完大學聯考。 高三的寒假裡,他在成年人主日學教員不想舉辦寒假中的春季學校。向教會爭取到由高中學生的主日學教員擔綱,循例舉行春季學校,他志願為五天的活動每天寫一首短歌來唱,是首度創作。他是校中鋼琴社團創團會員。社團裡有兩位同學先後進入師大音樂系,後來並且成為師大音樂教授,可是他卻在大專聯考中臨時把師大音樂系改成第二志願,而且放棄國立藝專音樂科作曲組的錄取而進入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在東...